会议合影
10月27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质量黑洞与星系的协同演化及其宇宙学效应”2017年度会议在北京大学科维理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所(KIAA)召开。
项目/课题负责人北京大学KIAA所长、国家天文台兼职研究员何子山教授,以及课题负责人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王建民研究员、北京大学江林华教授和中科院上海天文台袁峰研究员分别就过去一年项目/课题的执行情况向与会专家及项目组成员进行了汇报。项目执行以来按计划开展了一系列多波段观测活动;落实了与国际研究机构协商长期合作和使用望远镜的计划;与澳大利亚开展澳大利亚平方公里阵列探路者(ASKAP)项目的中性氢(HI)巡天工作;研发了一系列数据处理和分析软件;招聘了20名博士后,培养了66名研究生和20名本科生;组织多次科研研讨会;发表文章90余篇,其中《自然》1篇,《自然天文》1篇,美国天文学会刊物亮点推荐文章2篇,并投稿《科学》1篇,超额完成项目计划。本专项已成为一个出色的科研、交流,以及更重要的对下一代天文学家进行培养的平台。
项目负责人何子山所长报告
项目所取得的部分重要亮点工作包括:
- 提出活动星系核宽线区起源于尘埃环的理论,借由分解维里化成份,黑洞测量精度有望大幅提高到20%;
- 通过研究Swift/BAT X射线活动星系核样本,揭示了活动星系核内区的气体和尘埃分布的几何结构,发现I型和II型活动星系核在中心黑洞物质吸积和能量释放率上有很大不同,颠覆了当前天文学家认为这两种活动星系核具有相同的基本结构和能量分布的认识;
- 发现红移7(宇宙年龄为现在的7%)的早期宇宙巨型原初星系团;
- 使用阿塔卡玛大型毫米波/亚毫米波阵列(ALMA)获得了红移为6.13的高红移类星体宿主星系的气体分布和动力学;
- 数值模拟和分析发现黑洞冕区热气体无法逃逸,无法形成风,从而对当前黑洞标准薄盘模型提出挑战等。
与会专家均认为项目执行以来成果丰硕,令人印象深刻。针对项目所面临的大型望远镜设施观测时间不足的瓶颈问题,专家们对项目如何更密切地使用我国现有天文大科学装置如郭守敬望远镜、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等,乃至反过来促进大科学装置更好发展进行了讨论,建议项目优选合适的观测计划加入郭守敬望远镜,在FAST试观测阶段引入相关优秀课题,并针对未来空间两米望远镜、计划中的6.5米和12米望远镜等的科学目标进行深入讨论。天文大科学中心与国家天文台将配合这些观测计划的沟通与落实。
与会专家包括:北京大学副校长龚旗煌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数理学部汲培文前常务副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周又元院士、中科院国家天文台汪景琇院士、国家天文台赵刚副台长、薛随建副台长、清华大学天体物理研究中心毛淑德主任、北京大学天文系刘富坤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朱宗宏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王挺贵教授、天文大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助理、综合管理部主任薛艳杰研究员。
“大质量黑洞与星系的协同演化及其宇宙学效应”为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参与项目的17个核心成员分别来自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北京大学、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科院上海天文台、南京大学和中国科技大学。有关该项目的更多信息,请访问http://kiaa.pku.edu.cn/bhole